音乐的本色
术语与解释一般的入门者最伤脑筋的就是术语,其实恐惧大多来自于不了解,说穿了只是很容易明白的概念加以简化,便于沟通而已,这一步跨进来就海阔天空,建议各位爱好者在使用前,要把使用手册看三遍以上,因为有些主机的功能是该种机器才特有的,这里只预备浅谈一些共同的功能。
基本知识本篇是汽车音乐爱好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常识 . 先我要提醒各位入门的爱好者一定要记住一句话“音响是手段,音乐才是目的” 不论你听的器材多么有名,你都得以最大的耐心去调教,并且你永远只能相信自己的耳朵,其实汽车音响的路很像修行练武功,自己感觉得到才是真的;否则那永远只是别人的经验与自己不相干。就像在登山一样,从山上下来的游人,会告诉你大致的方向或描述目的地的风景,是如何的美丽,犹如仙境,因此你就会用心前往,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;但在你真正到达目的地之前,这些都只是驱使你前进的动力与印证的依据,真正到达了顶峰彼此的经验就是心心相印超出言说的了,正如禅宗所说,心行处灭言语道断、拈花微笑的境界了。
可是正在修行的我们,却只能照自己所体会的经验去判断,因此不论我们的功力如何,只能相信自己的耳朵,于是真正最后的判断,仍是我们对音乐的了解有多少,体会有深;想学音乐最快的快捷方式,就是学乐器,就算你从音乐里得到再多的感动,也比不上亲自去演奏乐器,在发烧友的玩家里还是可以看出音响系统的个性,虽然都能把各种类型的音乐回放到一个境界,可是还是有个性的存在;比如钢琴的调音师,在调校钢琴的声音时,就是能做得更为细腻动人,学小提琴的人所调出来的系统也会有松香味;古典吉他,运用指肉指甲与拨弦的角度,所变化出来的音色变化;对真实声音的认识,与一个多情的心,乃是最宝贝的资产,最昂贵的器材,这是我诚心与大家共勉的。在音响的世界里还是存在一些未解的谜,我们常会产生迷惘,什么是正确的声音呢?什么是我们参考的基准呢?其实音响与哲学也颇有共通之处,老子不是说,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,当我们选择了地点、空间、用心去聆听之时,就已经是预设了立场,你的心情、是闲适、是颓废、是忧伤、是愉快,无一不是影响着您聆听的感受,你的个性、你的器材爱好,真的是无一不在影响着您,更何况录音时的方式,与器材本身就决定了相当大的一部份;例如简单的萨克斯风与钢琴演奏,你在现场很难找到一个音量平衡的坐位,当你找到这个位置时,又很难听到吹萨克斯风者的换气声与按键声音,但是录音师却可以克服这个障碍,但换言之录音师也可以玩很多花样,把录音与现场做得很不一样;因此音乐的回放决不止把软件重现这么简单,有些专业发烧友甚至被称为唱片演奏家,他们追求的是更为合理的声音,甚至连原来的演奏者会,会心的赞叹,我要的就是这个声音。我们与其听很多天碟的声音,听很多昂贵的系统,都不如我们用心的去体会自然的声音,培养我们的耳力,这才是最最昂贵的器材。声音是一种疏密波我们常人可以听到的频率,在 20-20000 Hz 之间,声音在各个介质中传导的速度是不同的,随着温度的不同而不同,但在一定条件下音速为一定值,而音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,因此低频的波长就较长,反之高音则较短,在室温下 20Hz 的低频波长约为 17 米,而 20000 Hz 的高频则为 1.7 公分, (Hz 就是每秒振动的次数 ) ,高频的穿透力与指向性是比较强,因此在定位方面会特别重要。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声音的生理学声音进入外耳道时会有导波的作用,外耳道的共振频率约在 3kHz 左右,因此我们对 3kHz 左右的声音会特别敏感,你可以了解人耳对不同的频率与音量的反应,并不是线性的。好了我们来到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—鼓膜,紧接于鼓膜的部份,是三个连动的听小骨,鼓膜把声能变成物理振动的动能,三个听小骨把振动做适当的增益或衰减,当音量很大时,听小骨会放松减低振动的强度,当音量很小时听小鼓就会紧密连接以提高音量,听小骨的最后一块—蹬骨,接在一个充满内淋巴液的密闭空间中,当声音传入时,蹬骨就把振动的动能又变成内淋巴液的振动能,我们的内耳有着特别的音频感受器,接受振动后将之变成神经传导的电能,这些都不难理解最神秘的,在于大脑的解读,我们的大脑可以记忆声音,可以选择我们想听的声音,我们还靠着大脑来形成音像、音场等等。因此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,熟悉自然的声音,实在是一种日积月累,而且非常重要的功课呢;熟悉音乐中乐器所占的频率范围,对音响的调校非常重要。
以下就是各个乐器所涵盖的频率范围 低频 20-160Hz 极低频 20-40Hz 管风琴 ( 可达 16Hz) , 巴松管, 土巴号, 低音大提琴 (double cello) 上段低频 80-40Hz 定音鼓,低音木管,大提琴,中频 160-1280Hz , 中段中频 320-640Hz 男低音, 中提琴与铜管,上段高频 640-1280 Hz 女高音, 小提琴与木管,高频 1280-20240Hz 小提琴之极限高频基音, 2.2KHz. 管风琴,涵盖 10 个八度音钢琴, 27Hz--4186Hz 弦乐器, 小提琴 208---2636Hz 中提琴, 124---1308Hz 大提琴, 65-----657Hz 低音大提琴, 41----195Hz 竖琴, 65-----3135Hz 吉他, 164---987Hz 班吉, 130---880Hz 木管,长笛 261---2093Hz 短笛, 560---4186Hz 竖笛, 139---1760Hz 中音萨克斯风, 246---1391Hz 双簧管 ( 英国管 ) , 246-1391Hz 巴松管, 61-----589Hz 小喇叭, 164---1046Hz 法国号, 61-----695Hz 伸缩喇叭, 82-----440Hz 打击乐器,木琴, 173---2093Hz 管钟琴, 261---696Hz
以上的数据随资料来源不同会有些差异虽然说人耳能听到的频率是 20-20000Hz ,但是这只是根据一群健康人统计而得到的数字,并不代表人类的极限,实际上有天生的金耳朵就是可以听到,极高频与极低频,不过随年龄的老化在低频方面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,但高频方面就会有相当大的老化,依照医学上听力测验的结果来看来, 4000Hz 以上就会有 3-6dB 的差别了,越高频就越严重,因此很多人说老人家喜欢听清脆的高音,而年轻人喜欢听沈厚的低频,这就与我们在调校系统时很有关系,如果只追求着频率响应的平直,但聆听者却离音乐那么遥远,那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。甚么是音乐呢?我个人的定义是“令人感动的声音”,这是一个既广义又狭义的定义,有人把音乐定义为“令人愉悦的声音”,比这定义要广的原因,是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形式,维纳斯是一种美,但满布皱纹的老人家,他的脸难道就不是美吗?因此别人咳嗽可能你是漠不关心,但你深爱的家人咳嗽,应该是声声入耳,直通心门的,那声音一点也不符合任何声乐的要求,但可能很难找到比这更感动你的,那么比这要狭义又是为什么呢?这可能是一辈子的回忆,也可能是一时的感官刺激;所以感动是进入精神层次,只在感官与情绪的层次,因此要求更严格更为狭义。八度音各位一定想知道高八度是怎么回事,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每高八度音,音频就是两倍,若依 20-20000Hz 的听力范围,就是 1000 倍大约等于 2 的 10 次方,也就是可以容纳 10 个八度音;有时你看到器材规格上说 1/3octave 就是 1/3 八度音;比如均衡器的规格标 1/3 octave ,就是指频率等化的细腻度是每 1/3 个八度音为一单位,因此一个八度音中有 3 个旋钮, 20-20000Hz 共涵盖 10 个八度,因此共有 30 段分频等化,八度音是由 12 个半音所组成的,像 Do 与 Re 就是差一个全音 ( 等于两个半音 )Do--Do#--Re--Re#--Mi--Fa--Fa#--So--So#--La--La#--Ci---Do 共是 12 个半音;既然八度音的频率为两倍,所以每个半音的频率,就是 2 的 12 次方,大约是 89/84 的比例。
基音与泛音要说明基音与泛音,可以用一条简单的弦来说明,当这个弦发出以弦长振动发出一个基音时,其实以 1/2 、 1/3 、 1/4 、 1/5 等等弦长,所做的振动也同时发生,这就是泛音,泛音的组成就是决定音质的成份,凡是自然物所发出的声音都有泛音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谐波,因为泛音的缘故,虽然大多数乐器的基音,不会到 20000Hz ,但因为人耳还是可以听到极高频泛音,所以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还是不能马虎的,甚至那往往还是决定成败的部份。
音量其实比较科学的讲法是“声压”,因为声音既然是一种疏密波,那么测量单位面积内,声音的的压力能,来评估音量的大小就非常合理,不过实际上人耳听到音量是两倍的话,所需的能量就要是 10 倍,我们现在使用分贝当做音量的单位, 安静的住家是 40 dB 分贝; 平常的谈话是 60 dB 分贝; 嘈杂的马路旁是 90 dB 分贝; 长期工作的环境不宜超过是 85 dB 分贝; 永久性伤害是 140 dB 分贝; 0 dB =0.0002 ubar(u=0.000001)bar 是一个压力能的单位,当初为纪念电话的发明者 Bel ,就用贝尔来做单位, Bel=log P1/P2 ,也就是说当 P1 能量为 P2 的 10 倍时, Bel 值才会变成 2 倍,贝尔是两个功率比的对数而已,分贝则是较小的单位,就是 1/10 Bel ,英文称为 dB , dB=10X log P1/P2 ,虽然 dB 比较实用,但还只是个比值而已,后来定义 0dB( 就是 P2) 为 0.006 瓦,以后只要把测得的音压能量代入公式,即可求出 dB 值;举例:某一平面音压为 6 瓦, dB=10 X log 6/0.006=10 X log 1000=10x3=30dB , db 的应用很广,各位爱好者务必要弄清楚;例如:大家常听到 SPL ,声压 (sound pressure level) 比赛,若差 3dB 功率就差 2 倍,因为等于值 log 对数值多出 0.3 log2 = 0.3 公式中为 deci-Bel 故乘以 0.3x10 = 3db 又例如:某个前级器材标示能增益 24dB ,我们由功率公式 W =V2( 平方 )/R ;V= 电压 ;R= 电阻 ; W= 功率, 24dB 表示功率增加电压为 16 倍因为 10 log P1=10 log P2+2.4 logP1= logP2+2.4logP1/P2=2.4 查对数表 P1=256 倍 P2 ,依据功率公式 W=V2/R. 电压就升压 16 倍。力度 : 这也是音乐构成的要素之一,在音响上力度必须要靠扩大机的连续功率,与良好的瞬间反应,因此在电源的处理上也要充足的大电流,才能胜任愉快;例如:鼓声,在瞬间反应很好时,你可以感觉到鼓声的弹力感与击鼓的点,从那接触点扩散出来的力量,甚至你可以感觉到打鼓的手在挥动,反之你感觉像打在纸上,或者敲击后,像放屁一样散开;像铜管乐器力度会表现在铜管的振动感上。透明度 : 这是一个音响爱好者用来形容音响性能的术语,你可以感觉一下你的系统,是否混浊不清,高频的声音是否清脆,当玻璃被敲破时你觉得你的耳朵与玻璃距离吗?除了空气之外是否还有其它东西,还是你觉得你是隔着一团棉花呢;空气流动感 : 当听管乐时,你能否感觉到嘴唇的振动,与音波传向你耳朵,在一个好的系统中,空气的流动感会非常自然而轻松,但你却又可以明明白白的感觉到气流。定位与音场 : 指系统重现录音时的现场,相关位置的能力,在车中很难要求声场的深度与广度,在理想的情况下,系统甚至可以细到定出交响乐团中各乐器的位置;歌剧中演唱者走动的情况;一样的车用器材在家中听很容易就可以做出定位,在一般的录音中就可以听出演唱者的嘴形变化,与共鸣点改变;但在车上那就得大费周章,通常车用音响会遇到的问题是: 1 、 声场偏驾驶座 ,2 、 声场会忽前忽后, 3 、乐器或音乐的音像会忽大忽小,位置会漂移不定;音响界的名言 : 当然也适用于汽车音响“器材只是手段,音乐才是目的”,如果你真的熟悉音乐 , 那么这些术语就变得不重要,你只需要问你自己,系统发出来的声音,与真实的声音差别有多少,这些功力可不是一朝半日的事 .。
佛山市禅城区全音域汽车影音中心 © 2005-2020 版权所有
全国免费客服热线:13535875448 罗小姐或13702977875 明哥 微信:13535875448或13702977875 QQ:158040772
地址:佛山市禅城区文华北路216号列胜大厦首层铺位(即岭南明珠体育馆东门斜对面,导航输入:列胜大厦)
粤ICP备19146151号